當我們年齡漸長,愈來愈覺得錢之可貴,就可能用錢去衡量一切,甚至衡量愛情。豈知在這世界上,沒有錢之前,早有了愛。愛是一種巨大的能力,世上以這樣巨大的愛力去追逐金錢,於是金錢有能力籠罩一切。金錢主宰一切的黃金世界,一切關係從本質上說,都物化爲赤裸裸地金錢關係。
因而金錢的影響力將滲透到人們生活的各種領域。正如莎士比亞對金錢詛咒一樣:你這人類的娼婦!莎翁曾在《雅典的泰門》一劇裏描述過:“這是什麽?金子!黃橙橙的,亮晶晶的,寶貴的金子!……這麽多的這種東西將要把黑變成白,醜變成美,非變成是,卑賤變成高貴,老變成少,怯懦變成勇敢。……這東西會把你們的祭司和僕人從你們的身邊拉走,把健壯大漢頭下的枕頭突然抽去;這黃色的奴才,可以使人在宗教上團結或分離;使該受詛咒的得福;讓渾身長滿白皮癩的人受人喜愛;使盜賊成爲顯要,給他們官銜,受人的跪拜和頌揚,和元老們同席並坐;就是這個東西使得憔悴的寡婦能夠再嫁;她,住在花柳病院的和生大麻瘋的人看了都要噁心,但是這東西能把她薰香成爲四月那樣的鮮豔。……”說白了金錢是“人情的離開力”,金錢足以淆惑是非,顛倒貴賤……
誠然,金錢是價值的尺度,交換的媒介,財富的貯藏。金錢能做很多事,但它不能做一切事。譬如,錢可以買到藥,但買不到健康;錢可以買到美食,但買不到食欲;可買到床鋪,卻買不到睡眠;可買到書籍,卻買不到知識;可買到諂媚,卻買不到尊敬;可買到夥伴,卻買不到朋友;可買到權勢,卻買不到威望;可買到服從,卻買不到忠誠;可買到虛名,卻買不到實學;可買到榮華,卻買不到長壽;可買到名譽,卻買不到光榮;可買到資訊,卻買不到經驗;可買到閒暇,卻買不到安寧;可買到書籍,卻買不到頭腦;可買到房屋,卻買不到家;可買到奢侈,卻買不到文化;可買到“小人之心”,卻買不到“君子之志”。 然而,卻有人說:“有錢能使鬼推磨”,是“錢”與“磨”相通?是“鬼”做媒體?“鬼”是虛無的,只能說是“人”,能不能給“錢”和“磨”,關鍵在於“鬼”(即“人”)去把握。所以,清代袁牧在其著作《子不語》中有一段話:“人是未死的鬼,鬼是已死的人。人不硬要鬼做人,可是,鬼喜歡硬要人做鬼。”此話,即奉勸世人不要讓“有錢能使鬼推磨”的企圖得逞。
因此,我們應該知道金錢的領域,並把它限制在那裏;當它想進一步發展時,甚至要把它踢回去。絕不可崇拜金錢,拜金主義者之所以可悲,就是因爲他們唯錢是問。在金錢誘惑下,或喪盡良知,制售假冒售僞劣商品;或敲詐勒索,盜竊搶劫,危害四方;或謀官不正,權錢交易,貪髒枉法……最後連自己都被迷了心竅,金錢也就成了他們做出許多上述下流違法行爲的淵敝。這就是一個人貪戀錢財而被引誘離了正道的例證。這就是“貪心好比一個套結,把人的心越套越緊,結果把理智閉塞了。”(巴爾扎克語)“這就是鳥翼上系上了黃金,鳥就飛不起來了”(泰戈爾語)只好坐而待斃! 爲此,人們要正確地看待金錢,既不要高估它,也不要輕蔑它,它好用,卻很難駕馭。換句話說,我們要支配金錢,絕不可讓金錢支配我們,對於懂得如何支配金錢的人,財富是福祉;而對於拙于利用它們的人,財富變成了禍根。
清朝年代,嚴禁鴉片的林則徐,一生做官從不積累財産。有人問他說:“爲何不爲子女留下家產?”林則徐說:“若將來子孫不如我,留給他家產有何用?如將來子孫如我或勝我,留給他家產又有何用?”所以智者說:“思想比技能重要,好的技能能養活一家人,好的思想能讓你快樂一生。‘一擔食、一瓢飲、居陋室,回也不致其樂。’技能可供養物質,思想能沐浴精神。”所以,人活於世,保護與添加人魂的瑰麗,乃人生的一大要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