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到老真好
巴中53年届饶汝麟

 

  不久前,我普去了深圳与中学时的老同学团聚,只见男的个个秃顶或白发如霜,女的每个都体态肥胖。半个世纪的离别,大家竟然在不知不觉中走到了所谓的“花甲之年”、“古稀之年”。这给我一个感觉,我们那一代的确过去了。

  这就是老。人出生时呱呱而哭,这哭意味着要生存。要生活,“生活就是斗争”,人生的道路是坎坷不平的,在前行的道路上,无不包含着苦难的磨炼,磨炼比博学和智慧更重要。青壮年时期的刻苦磨炼,吃苦耐劳必然会取得丰硕成果,奉献社会,才不枉这一生,才能潇洒走完这一生。人老了,是好事,因为人老是符合自然发展规律的,不像环境污染,破坏生态平衡,招来诸如沙漠风暴、洪水之灾的惩罚。人老了,最终无非是两眼一闭,两腿一伸,百事了了。从这个意义上说,人活到老,真好。

  “好”在那里?好在老人大脑里缀满了有关人生的经验之花;好在老人是旁观者清,对社会的症结看得更为清晰,更为准确;好在老人淡泊名利,不与人争,做人水分少得多,心中只有与真诚相邻,且有心魂之相通。说到底,好在老是一种通达、一种平和、一种坦然,老而富有仁慈胸怀,无怪乎老人是可敬可亲,因为人人都会老,家家都有老人。

  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认为:“青年是增长才智的时期,老年人则是运用才智的时期。”我国著名科普作家高士其也曾发出豪言壮语:“青春诚可爱,老年价更高,老马能识途,志在千里路。”古云:“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翻开史册,古今中外的不少老人,都充满智力和创造力,“大器具晚成”或老有所成的事例不胜枚举:恩格斯在65岁和74岁时分别整理、出版马克思《资本论》的第二卷和第三卷;歌德81岁时完成巨著《浮士德》;达尔文81岁时还写出《人和动物的情绪表现》;邱吉尔66岁任英国首相,81岁时第二度任首相;中国科学家竺可祯82岁时完成《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物候学》等科学著作;医学专家张秀铜77岁仍在从事针麻原理研究……

  种种事迹,表明老人活得真好,人才第二资源开发得不错。再翻开老人的历史,每个人都有一个历程,每个历程都有一首史诗。从这个意义上说,老人是一座“图书馆”,是知识的“宝库”。青山不老,晚年堪娱,这意味着老人还是有条件实行自己的意志,实现自己的抱负。

  有一位88岁的老人,在寿终正寝时,留下一句话。他说:“人的一生难以化解的,是不得不带进老年的遗憾。一个人年轻时所有的努力,只是为了消解未来的遗憾、老年的遗憾。”这位老人打从14岁就参加游击队,走南闯北,整整半个世纪为党、为国家、为社会贡献自己的青壮年,把老年留给自己,一生奉献,廉洁奉公,两袖清风,活得自在,活得真好。当我探望他时,他很想听年轻时在家乡唱的客家山歌,我终于满足老人的要求,打开录放机播出那优美动人、令人陶醉的客家山歌,一曲已尽,老人沉醉于山歌中,撒手而去,这就是“安乐死”。活到老真好,老死多乐。

 

饶汝麟個人目錄

 

歡迎光臨巴中在線

 
網站有關目錄
校友作品 校友遊記
校友萍蹤 學海試航
 



巴中网站
http://www.boanson.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