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感谢UC53和紫梦2月上旬转贴杨竟荣先生在印尼《国际日报》发表的
《流亡国外近40年 尝尽人间辛酸 艾地长女伊芭鲁丽的人生经历》连载文章。也感谢杨先生,该文在涉及震惊世界的反革命大屠杀“九·三○”事件时旗帜鲜明;在描述艾地与伊芭鲁丽的骨肉亲情、伊芭鲁丽的炽热爱国情怀和对故乡的眷恋时深情动人,使我读后深受感动。

    “九·三○”事件,这个二次世界大战后,最残忍、被害人数最多的恐怖活动,距今已有40多年了,但是它给我们留下了许多不解之迷。东西方的史学家一致认为不解之谜之一是:印尼共产党究竟在这场事变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不解之谜之二是:印尼“国父”苏加诺总统在这场事变中起到了什么作用?(有许多专家认为苏加诺没有对事件进行公开支持表态,是印尼“九·三○”事件失败的分水岭。) 不解之谜之三是:中国在这次事变中起到了什么作用?我在查阅资料时,本以为这次“探密”又比上次过去了几年,可能会有“重大发现”,但令人失望。当然小小收获还是有,例如:“九·三○”事件前中印两国、两党紧密关系之端倪、所谓中国要提供可装备40个营的武器给苏加诺组建第五兵种之传言、印共特别局、艾地最后的日子、艾地之死、及1959年美国兰德公司给美中央情报局提供的报告、1965年5月轰动印尼最高层的英國駐印尼大使
Andrew Gilchrist写给英国外交部的絕密文件、美國扮演的角色,……等,也许就是我“钩沉”的结果,仅供浏览。

    当年印尼“九·三○”事件几乎所有的重要参与人与知情人都已离开了这个世界。而且印尼、美国、中国当年有关这次事件的档案又未能完全、真正地公开,40多年前的印尼“九·三○”事件真相就永远是个迷。

    为什么一个拥有300多万党员、仅次于中共和苏共的世界上第三大共产党,会在一夜之间全军覆灭,25万人头落地?这是当时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世界革命的头等重大问题。今天回顾当年毛泽东与艾地在武汉的谈话讲到:“我不是资产阶级的参谋长”,意义深远、教训深刻呀!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
 


 

往事钩沉:印尼“九·三○”事件

  XG54 编撰

   

一 背景

500余人集聚北京1200名军官在美国受训
东西方阵营冷战主战场战云密布一触即发

    印尼共产党成立于1920年。他们在反抗荷兰殖民者的斗争和反抗日本侵略者的斗争中、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与苏加诺领导的民族独立战争中成长壮大。

    1948年,印尼右派政府在美、荷支持下,制造了“茉莉芬事件”,追捕和屠杀共产党和进步人士。印尼共产党主要领导人慕梭牺牲,约有36000名共产党人和爱国进步人士被捕,其中约1万人惨遭杀害,全国党员只剩下了8000人。印尼共产党元气大伤。

    1951年,印尼共产党新领导人艾地出面收拾残局。使印尼共产党在狱火中重生。后来,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推动下,加上天时、地利人和的条件,印尼共产党得到了大发展,到1960年,她已成为印尼全国最大的政党。1963年拥有党员200多万人,1965年又上升到300多万人。成为当时仅次于中共和苏共的世界第三大共产党,也是社会主义阵营外最大的共产党。

    对于当时印尼政治局势,所有的印尼国内外舆论都认为,印尼共产党凭借自身的强大和与苏加诺总统的良好关系,和平夺取印尼国家政权只是时间问题。印尼共产党对党的发展和成就也是沾沾自喜。印尼共产党主席艾地曾在公开场合宣称,“在世界各国共产党中,印尼共产党最有权威谈‘和平过渡’到社会主义的一个党,因为印尼共产党参加了中央和地方的各级政府,而且具有实行各项政策的实际潜力。”

    六十年代中国和印尼关系密切。1965年1月10日,印尼政府发表声明宣布退出联合国(1966年9月重新加入)。表面的理由是联合国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实际上是表明要和中国坚定地站在一起,因为那时以美国为主的西方国家大都不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同意中国进入联合国。印尼政府以退出联合国来表示对中国的支持。可以讲,印尼的这一举动是把自己看成了中国的“盟国”。那时,印尼的总统苏加诺是激进的民族主义者,对于美国的憎恶溢于言表,对于中国的友好也已经到了亲密无间的地步。1963年至1965年,印尼共产党领导人,包括艾地,频繁访问中国。中印两国政府高层接触也十分频繁,各类团组往来不断,国际上将中印关系渲染为“北京—雅加达轴心”。1965年国庆期间,印尼有28个大小团组、500余人集聚北京,创两国历年人员往来之最。印尼第二副总理萨勒(Saleh)和艾地的 一个弟弟就在北京。与此相对应,“九·三○”事件发生时,也有大约1200名印尼的各级军官正在美国接受训练.。印尼已成冷战时期东西方阵营较量的战场。

   

来访的印度尼西亚共产党主席艾地向毛泽东
赠送礼物“天堂鸟”标本

 

 

 

 

二 10月1日凌晨打响第一枪

左派军官抢在十·五前先发制人
纳苏蒂安狗急跳墙保住小命一条

    然而,与苏加诺总统关系紧张而又亲美的一些军方(陆军)高级将领,对印尼共产党即将掌握印尼政权忧心忡忡,他们在美国中央情报局的秘密支持下,暗地里企图将苏加诺赶下台,积极寻找打击印尼共产党的时机。

    此时,印尼军方内部一些拥护苏加诺,又与印尼共产党关系良好的少壮派军官也在关注局势。印尼军方内部的这些少壮派军官在“九·三○”事件前夕,打听到一个消息,与苏加诺总统关系紧张而又亲美的那些军方高级将领秘密成立了“将军委员会”,有可能会在美国中央情报局的支持下发动军事政变,推翻苏加诺总统,改变印尼的政局,使印尼转向西方。为此,这些少壮派军官经过周密策划,决定先发制人,抢在前面,用极端手段铲除这些高级军官。

    “九·三○”事件的领导核心有翁东中校(精锐的总统卫队营营长)、陆军战略后备指挥部驻西加里曼丹司令苏马尔佐准将,陆军第5军区步兵旅长拉蒂夫上校,哈利姆空军基地保卫团长苏约诺中校等人。翁东是主要负责人。1965年9月30日深夜翁东向参与事变的部队下达了命令。几小时后,4个连的部队分乘十余辆大卡车,从距首都雅加达7公里的集结地——鳄鱼洞,向首都雅加达悄然出发。

    印尼国防部长纳苏蒂安是事变部队的首要目标,一支数量最大的抓捕部队来到了住处,纳苏蒂安听到动静后,已经猜出了是怎么回事。当士兵们在敲门时,他在夫人帮助下,翻上墙头,跳进了一墙之隔的伊拉克驻印尼大使馆内。一名士兵发现有人翻上墙头,于是便开了一枪,但没有打中纳苏蒂安。在混乱中,纳苏蒂安的女儿被打伤后致死。他的副官站了出来,趁乱穿上纳苏蒂安的制服,被事变部队误认为是纳苏蒂安而抓走。

    在抓捕陆军部长雅尼的行动中,他没有怀疑总统要他立即到总统府去的命令有何不妥,他要求进屋去洗一下澡和换换衣服,当他的要求被拒绝时,他冲着士兵们发了火。随后双方发生冲突,雅尼被士兵们开枪打死。

    除了纳苏蒂安和雅尼外,在抓捕其他5名高级将领的行动中,有两名将领因拒捕而被打死,另外3名将领被活捉,他们被带到了鳄鱼洞关押。10月1日凌晨6时左右,3名被活捉的将领,还有冒充纳苏蒂安的副官共4人,被枪杀于鳄鱼洞的一口废井中。

    与此同时,事件部队也在雅加达市中心展开了行动。约1000人的事变部队分别控制了总统府和广播电台,后者是控制国内外信息传播的关键所在。当天,在印尼最重要的中爪哇地区,三宝垄、日惹和梭罗等城市也发生了类似首都雅加达的事 件,当地事件部队发表声明,支持雅加达发生的事件。

    但就在这时,阴险狡滑的陆军战略后备部队司令的苏哈托果断采取了军事行动,他自行接管了陆军的指挥权,发布了没有他,任何人不能调动军队的命令。随即,他取得了警察、海军的支持,并立即调动忠于他的部队向首都雅加达挺进。下午6时,忠于苏哈托的部队开始进攻电台和电讯大楼,由于力量的悬殊,忠于翁东的事 件部队无法抵抗,纷纷向哈利姆空军基地撤退。当晚,忠于苏哈托的部队向哈利姆空军基地进攻,到了第二天上午,控制了哈利姆空军基地,事件部队溃散。

    随后,从10月2日起,忠于苏哈托的部队向中爪哇地区的三宝垄、日惹和梭罗等城市发起进攻,并在10月5日前攻占了这几座城市。

    至此,“九·三○”事件完全被平息。

 

“九·三○”事件领导核心

   

拉蒂夫上校

陆军第5军区步兵旅长

翁东中校Untung Samsuri   苏马尔佐准将Soepardjo
     总统警卫营营长        陆军战略后备指挥部第
                           二战斗司令部司令

 

三 艾地如何被逮捕和葬身何处?

狗洞中爬出的“犹大”出卖艾地
刽子手弹冠相庆苏哈托微笑不语

    这是亲自策划逮捕和枪决艾地的当事军官雅西尔陆军上校(Kalonel Yasir Hadibroto)于1980年10月5日对《罗盘报》讲述的故事,由《时代》杂志重写事件经过:

(雅西尔是苏哈多的死党,本材料中关于艾地在审问时的交代及所谓雅加达《Asahi》晚报通讯员Risuke Hayasi报导艾地的承认供词等,都是在当时印尼独裁统治者苏哈托的“新秩序”法框框下写成的,只能参阅。)

    1965年10月2日,在雅加达陆军战略后备部队总部,时任第四步兵团司令的雅西尔上校面见战略后备部队司令苏哈托少将。他当时本来领导第4步兵团在苏北奇沙兰开展运动,因听到9月30事件而回到雅加达,刚刚到达丹绒海口就向后备战略司令部报到。

    “印共在茉莉芬发动政变时,你在哪里?”苏哈托少将直接询问雅西尔上校。

    “我当时刚从西爪哇转移,我的步兵营接到任务到沃诺梭波(Wonosobo)地区对付共产党三个连队。”雅西尔回答。

    “纳,现在叛变者就是以前茉莉芬印共的孩子,现在你去全部料理掉,艾地就在中爪哇,带你的部队到那边去。”苏哈多发布命令。
就在会晤当天,陆军已开始追捕被指涉嫌参与9·30运动的印共成员,不过,印共中央委员会主席D.N艾地却消失不见。

    雅西尔上校带着步兵团到梭罗。在那儿他会见了印共领袖的亲信施利哈托(Sriharto),他被抓关在牢房内。雅西尔就释放施利哈托,没过几天,施利哈托回来报告:艾地正藏在Kleco,计划于11月22日立即搬迁到杉朋村(Desa Sambeng)在赛车场后的一间屋子里。

    雅西尔就策划逮捕行动。果然,在中午11点左右,艾地乘坐施利哈托的Vespa出现在该屋子。当晚9时,宁·布拉悦诺中尉带领第4步兵团包围该铁道局职工的屋子。雅西尔从远处监视围捕行动。

    据当时正在梭罗采访的记者阿维西合在《共和日报》报导,在围捕时,艾地躲藏在衣橱里,被布拉悦诺中尉亲自发现。

    “你要做什么?”艾地从衣橱里走出时向雅西尔的部下大声喝斥。布拉悦诺中尉先是胆怯,然后立即控制现场,把艾地半哄半强迫带到Loji Gandrung步兵团驻地。

     当晚雅西尔不间断地审查艾地。据说,该印共主席做出厚达50页的承认供证。其中内容承认,只有他自己对9·30运动负责。很可惜,根据雅西尔说明,后来迪波尼哥罗军区司令把该批文件烧掉。只是不知如何走漏,在雅加达的《Asahi》晚报通讯员Risuke Hayasi却在该报上报导了艾地的承认供词。

    接近凌晨,雅西尔感到彷徨,下一步该怎么办。艾地一再向他要求会见苏加诺总统,但雅西尔不愿接受。

    “如果交给朋加诺,一定是颠倒事实,事情就会变样。”雅西尔表示。此段话是阿杜卡福尔在《苏哈托夫人》一书中所摘录的。

    最后,在次日清晨,雅西尔带走艾地离开梭罗向西行。他们用三辆吉普车。艾地被带上手铐与雅西尔一起坐进最后一辆吉普车。接近天亮时车队抵达波约拉里。

    未通知前两辆吉普车,雅西尔把车转进当地444营队驻地,他下定决心要下手。“有水井吗?”雅西尔询问营队司令Trisno少校,Trisno指着屋后面一个古井。

    雅西尔就把艾地带到那边。在井边,他给予艾地做最后交代,但艾地反而激昂演说,这使雅西尔与部下大为愤怒,因此连开数枪,直穿艾地胸部,这位时任人协副议长兼统筹部长的政要就倒身古井,葬身井底。时年42岁。

    1965年11月24日下午三点,雅西尔上校在日惹阿贡大厦会见苏哈多,向他汇报工作,包括其决定处死艾地。上校还特别询问:“Pak,您交代要清理掉是像目前如此行事吗?”

    苏哈多微笑不语。

    (雅西尔是苏哈多的死党,本材料中关于艾地在审问时的交代及所谓雅加达《Asahi》晚报通讯员Risuke Hayasi报导艾地的承认供词等,都是在当时印尼独裁统治者苏哈托“新秩序”法框框下写成的,只能参阅。xg54)


1965年11月22日,艾地被苏哈托军队逮捕枪决前摄。

 

1965年军队在梭罗逐家逐户搜查抓印共成员

 

四 波约拉里古井是艾地葬身之地

苏哈托两次落石填井宣泄心中邪火
“无天道之极”并不逊曾国藩焚尸扬灰

     印尼共产党领导艾地本来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但自发生1965年9月30日事件后,就遭遇家破人亡、妻离子散的命运,有的进入监狱,有的被放逐到布鲁岛。他的两位女儿从一个国家流落到另一个国家。

    艾地葬身的古井处在离开梭罗25公里西部的波约拉里原陆军444营地内,该营地后来已被搬迁,只剩下一座老建筑物,现在是波约拉里军区的职员宿舍。据报导,当局出于政治原因,有系统地让人忘掉那口古井,因此从1965年11月以后,已有两次用石头填掉古井。

    波约拉里过去原来是中爪哇印共的群众据点,在1955年大选和后来选举县长,印共都大获全胜。该县的444陆军部队也是亲印共部队,温东杉苏里中校曾是该营队的一位司令。因此,艾地葬身的古井,当地人都知道。很久以来,人们为了不愿触景伤情,都避开此处。《时代》杂志记者曾亲自到该地视察,当地军区宿舍一位住户证实,宿舍后的古井确是艾地的葬身处。
他说,曾有人想在该处建垃圾池,但锄下去是坚硬的石头,再移动几米处,却挖出破裂的人头骨,因此该人害怕得赶快埋掉洞穴,不敢再惹事。
根据报导,艾地的次子伊罕艾地,经过多年千辛万苦打听寻找,终于在2003年找到他父亲的葬身古井。当他站在父亲葬地上,心灵感到阵阵震撼,他对《时代》杂志说,良知告诉他,这是其父艾地最后葬身处,但他认为,艾地是在100米外的园地被枪杀,然后才移尸丢入古井。他表示,希望有朝一日,能将父亲骨骸移到恰当的地方。

    艾地尸体丢入井下后,苏哈托两次派人下石填井,拿陈尸来宣泄心中对印尼共产党的仇恨,欲叫后人永远找不到他的葬身之地,永远忘记他。最近凤凰卫视播出的《近人曾国藩》,也有讲到镇压农民起义的刽子手曾国藩攻入天京(南京)后、挖地三尺,掘出已死数月的洪秀全尸骨,烧成灰再装入炮筒,发炮扬灰,谓“灰飞烟灭”之。“辱尸”“鞭尸”的封建、残酷、拙劣的作法,看来也不是老苏的专利。我国春秋末期伍子胥就曾对楚平王的尸体“鞭尸三百”。天下乌鸦一般黑,是鬼做不出人事。司马迁认为伍子胥之流的行为“此岂其无天道之极乎。”

    艾地虽死犹生,他将永远活在印尼老百姓心中。

    “花落自有花开日,蓄芳待来年。”

 

中爪哇波约拉里的古井,是艾地葬身之地。

 

四 「挟天子以令诸侯」到夺取最高权力

翁东中校误把敌人当朋友日裔夫人黛薇有遗憾
阴险毒辣奸诈狡滑一代枭雄苏哈托独裁卅三年

    苏哈托镇压“九·三○”事件以及夺取军队和国家最高权力的阴谋,是以极其狡猾和隐秘的手段,经过他的精心策划而一步一步实现的。原印尼第一副总理兼外交部长、中央情报部部长苏班德里约被关押30年出狱后,于2000年发表的《我的证词》中详实地介绍了有关情况。

    1965年9月15日翁东向苏哈托汇报“九·三○”事件的计划,苏哈托听完后说:“你有这个计划很好,消灭他们,不要犹疑不决”。并表示愿意向翁东提供部队支援。

    1965年9月28日和9月30日晚上10时(离事件发生不到数小时),“九·三○”事件领导核心成员拉蒂夫,基于翁东的的分析,认为苏哈托是他们的“朋友”,先后两次上门拜见苏哈托,再次告知“九·三○”事件将要逮捕包括国防部长纳苏蒂安(Abdul Haris Nasution)上将和陆军司令雅尼(Ahmad Yani)中将在内的七位将军名单。苏哈托听后,仍不表反对。

    但是,1965年10月1日上午,“九·三○”事件爆发数小时后,苏哈托立即接管陆军的指挥权,调转枪口,调动忠于他的部队向首都雅加达挺进。10月1日下午6时,向被事变部队占领的电台和电讯大楼进攻,镇压“九·三○”事件,逮捕拉蒂夫和翁东等人,并给他们加上“阴谋推翻苏加诺总统,颠覆共和国”的罪名。他自己却于该日的印尼西部時間下午兩點,對昆佐諾上尉(Kuntjono,總統衛隊司令Marokeh中校的副官)说,他本人就是將領委員會的成員,让人听后大跌眼镜。后来分析认为,當時陆军諸將領已經被殺害,納蘇帝安也因跳墙受伤,时在陸軍戰略預備隊司令部“养伤”。“九·三○”事件大势已去,他堅信自己已无危险,所以摇身一变,以將領委員會成員自居。彻头彻尾的暴露了他的兩面派面孔。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苏哈托利用“九•三○”事件先除掉他的敌手(陆军中比他军阶高的将领),然后夺取陆军最高指挥权,再打着“保卫苏加诺总统”的旗号,镇压“九•三○”事件和印尼共等左派力量。

    10月1日晚上大約印尼西部時間二十一點,苏哈托在電台裏發表演讲說,當天早晨所發生的事,即由翁東領導的一夥人綁架一批高級軍官,這一行動是對抗苏加诺總統的反革命政變,並宣布苏哈托本人接管陸軍領導權。“九•三○”事变的成果,已被这个老奸巨猾的兩面派吞噬掉了。

    第二天,1965年10月2日,苏哈托由約卡.苏卡瑪及其影子集團陪同到茂物總統府見苏加诺。苏哈托一夥人穿著迷彩服並配帶武器進入總統府。在一般情況下,只有總統的警衛部隊才可以配帶武器進入總統府。

    苏哈托此来是表示不同意總統授予普拉諾多少將掌管陸軍指揮權。要求苏加诺授權他恢复治安。由於問題很複雜,苏加諾延長了會談時間,會議很艱難地進行了約五個小時,最後苏加诺被迫授予苏哈托为恢复治安司令。

    在苏哈托离開茂物總統府前,他还宣布,為了安全起見,不讓總統離開茂物總統府,從此,苏加諾已成為苏哈托的俘虜。实现了他「挟天子以令诸侯」的目的。

    1966年3月11日苏加諾總統在雅加达独立宫召開內閣會議。此次內閣會議,蘇哈托以咳嗽為由没有出席,而是去坐镇指挥受蒙蔽的数千名大学生和陸軍突擊兵團,包围、冲击总统府,企图强迫苏加諾交权。为了避免流血,总统与苏班德里约等数名官员乘直升机飞往茂物行宫。撤离时,苏班特里约光脚登机,被一些媒体以“部长光脚逃跑”为题大势渲染。

    还是在3月11日,临近傍晚,苏哈托派遣三名配枪的陆军军官(两名准将一名少将)直赴茂物宫,迫使苏加諾签署《3月11日命令書》(Super SemarSurat Perintah Sebelas Maret的縮略語),要苏加诺下达苏哈托执行以下任务的命令:(一)采取一切必要的步骤,以确保社会治安稳定以及苏加诺总统的人身安全。(二)在执行命令中应尽力与其他部队司令部协商。(三)与执行上述任务有关之事均应向总统报告。这个十分重要、其真实性颇受怀疑的文件,却至今在印尼国家档案中找不到。

    苏哈托被“授予”《3月11日命令書》后的第二天,立即宣布经总统授权而取缔印尼共产党,接着于3月18日逮捕苏班德里约等被认为与“九•三○”事件有牵连的15名内阁官员。至此苏哈托架空苏加诺总统,夺取国家最高权力的政变已基本实现。

    1967年3月7日,臨時人民協商會舉行特別會議,在苏哈托和纳苏帝安把持下,會議頒布決議,要蘇加諾總統卸任,並把國家領導權正式移交給苏哈托為代理總統,直至下一屆大選產生的臨時人民協商會議選出總統為止。至此苏哈托夺取国家最高权力的政变已经实现。

    “九•三○”事件十一年后,1976年,台北出版了苏加诺日本裔妻子黛薇写的《黛薇夫人自传》,该书在谈到“九三○运动”时,黛薇有这样的“遗憾”:“翁东中校所率领的叛军,在行动上犯了极大的「技术错误」,他们不仅不能逮住被视为印尼陆军偶像的国防部长纳苏蒂安将军,最糟糕的是,在行刺名单中不知何故漏了苏哈托少将的名字,……”
我想告诉黛薇,不是漏了苏哈托少将的名字,而是翁东没有学好“谁是我们的朋友?谁是我们的敌人?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的语录,否则你就不会“遗憾”了。

    1998年5月,独裁了33年的苏哈托被控贪污腐化而被赶下台。2008年1月17日,苏哈托病死。

 

一代枭雄苏哈托

 

 

五 美国直接参与了六十年代屠杀印尼共

寻找机会制造借口消灭印尼共产党
颠覆老手任大使五千黑名单呈老苏

    早在1959年,美国兰德公司就为美中央情报局提供了《东南亚是下一个十年的麻烦地区》的报告,称“印尼社会已不能抵挡共产主义的激烈竞争。”“对共产主义最好的抗衡力量,从人员来说,是各国军官集团的成员,从组织机构来说,是各国的军队”。

    在这一思想指导下,美國中央情报局开始行动,他们制定了粉碎共产党和推翻苏加诺的计划。
1965年5月16日印尼第一副总理兼外交部长、中央情报部部长苏班特里约收到了一封匿名信,这是雅加達英國駐印尼大使Andrew Gilchrist写给英国外交部的電報(屬於絕密級文件),苏班特里约说,他是第一個看到Gilchrist文件的人。文件內容非常嚴峻,主要內容是:Andrew Gilchrist向他的上司——英國外交部匯報他傾向於支持美國推翻苏加诺總統政權。文件中還有Gilchrist和他的同行美國人有關准備在印尼發動軍事行動的談話。其中的一段話:“這個計劃和我們的地方軍人朋友們一起執行就夠了。”

    美英等西方国家积极与印尼陆军勾结,寻找其代理人。西方情报机构还力图“制造一个机会、一个借口”,利用印尼陆军的枪消灭印尼共。

    1965年9月中旬,美國以運送藥品援助印尼为掩飾,運送大批武器给軍隊和亲西方青年,为屠殺印尼共产党作准备。

    “九·三○”事件发生后,美立即指派专门从事颠覆别国政府的老手马歇尔·格林为驻印尼大使。格林到任后积极参与1965年至1966年大屠杀行动。1990年,格林和其他美国退休的外交官和中央情报局官员承认,他们曾向印尼将军们提供了5000名印尼共的干部名单。这些人很快被抓捕和处决。

    1990年5月21日美国《华盛顿邮报》发表一篇题为:《美国官员提供的名单帮助了印度尼西亚60年代的大屠杀》的文章说:“……1965年10月初大使馆的电报和国务院的报告中可以看到,他们是怎样帮助印尼军队领导人苏哈托将军——现在的印尼总统——袭击印尼共产党的,这场袭击使成千上万的人死亡。前美国驻印尼大使馆官员、现任国务院顾问的罗伯特·马腾斯说:‘美国提供名单对印尼军队真正是一次很大的帮助。他们可能杀了许多人,我的双手可能也沾有许多人的鲜血。’”

    2001年,美国政府公布了关于印度尼西亚的美国国家安全档案(The National Security Archive on Indonesia)。美国国务院和中央情报局的有关文件表明:苏哈托控制权力后,美国便敦促其使用军队和右翼教派武装全面捕杀印尼共。

    近年来的资料还表明,除美国外澳大利亚也参与了印尼的大屠杀。20世纪90年代初,当时的澳大利亚总理保罗-基廷说,苏哈托的政变,是澳大利亚战后战略史上最重要和最有益的事件。

    以下是暨南大学华侨华人研究院保存的,1959年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对东南亚政策文件汇编(英文)印度尼西亚部分。(摘选)
 

 

 

 

 

    NSC 5901 文件证实了,早在上世纪50年代末,美国政府就已按照1959年美国兰德公司给中央情报局的报告——在印尼抗衡共产主义方法,与印尼陆军勾结,在军队中寻找代理人。

    综合上述资料,“九·三○”事件是美国中央情报局一手策划的阴谋的结论是合乎逻辑的。

 

 

 

 

 

 

 

 

参考资料:

「1」 《我的证词》——关于印尼9.30事件 原印尼第一副总理兼外交部长、中央情报部部长苏班特
       里约 2000年9月
「2」 《呼声》第65期 《印度尼西亚“九三○运动”再审视》 梁英明
「3」 《司徒眉生传奇》(三联书店 香港)袁厚春
「4」 《印度尼西亚从苏加诺到苏哈托到哈比比》 薛鸿华
「5」 《党史纵横》 2006年第1期,《“文革”期间中国和印尼断交始末》 刘一斌
「6」 《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对东南亚政策文件汇编(英文) 印度尼西亚 》 暨南大学 华侨华人研究院
「7」 《炎黄春秋》 2009年第1期,《国际共运史上的印尼惨案》 彭 苏
「8」  http://www.huanqiu.com 《环球时报》 史海钩沉:《苏哈托推翻苏加诺 发动大清洗》
「9」  http://www.hornbillfriendship.com/main/index.php
       option=com_content&task=view&id=2015&Itemid=1   《美國扮演的角色》
「10」 http://qkzz.net/Announce/announce.aspBoardID=16500&ID=294713
      《印尼“九·三○”事件发生后》
「11」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dc17c8201000bhl.html《印共领袖艾地的最后日月》
「12」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dc17c8201000bpd.html《艾地、印共和九卅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