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庆毕业五十周年

 《友谊地久天长》
11

 

第四届同学会有感
李勋桂

“甜蜜的梦呀!谁都不会错过,终于迎来了今天这欢聚的时刻。”

金秋十月,天高云淡,秋风送爽,我们的第四次同学会如期在北京举行了。本次同学会是在大学毕业五十年之际,北京奥运会圆满成功落幕一个月后召开的,同学们为海南分手六年后再重逢、毕业半个世纪后相聚在北京,而欣喜万分,为祖国夺得2008年奥运金牌第一、挤入世界体育强国而自豪。

聚会五天,不论是在游览、参观活动中,还是晚宴、联欢中,同学们聊东侃西,寻觅难于忘怀的校园的浪漫、青春的梦想,梦回当年书生意气年少稚嫩的年华;忆往昔峥嵘岁月,“云雾山中把井打,头戴铝盔走天涯”,在《激情燃烧的岁月》里,为祖国石油工业的崛起,贡献自己的青春时,感到没有虚度青春年华。当然,我们也走过了人生的沟沟坎坎,经历了人生的风风雨雨,回忆到那些伤心事时,大家都唏嘘不已,感慨万千。

总之,“五天”闪回了50年,这是最快乐的五天,是让我们年轻50年的五天,是韵味无穷的五天。

我们的同学会自1992年上海第一次召开以来,至今已开了四次之多,据我所知,这是绝无仅有的同学会。要实现这种“持续性”,除了要有一定的物质力量外,还要有关爱同学、校友情深的“热心肠”的人。本届同学会得到了会长王彦同学、副会长梅江、杜成武同学和旅美同学陈树才的慷慨赞助以及会务组全体工作人员的有效和热情服务,在此我表示由衷的感谢!

同学们,王彦会长在我届会讯创刊号上曾寄于这样的希望:要凝聚我们全体同学的心、要架起友谊、情感、回忆、展望的桥梁。如今,我们的年岁已渐过七五,岁月不饶人呀,行动越来越不方便, 这次,就有几位同学走路要人搀扶、拄拐棍、甚至坐轮椅,今后再举行这种大规模、远距离的聚会,可能性不大了, 所以我建议,发动校友利用互联网,建立起发展友谊的窗口、联络情感的桥梁。具体方法请同学会秘书组研究。

盛宴必散,重逢复分离,相聚总嫌时间短,我们又分手了。在这里请允许我借用《老年是一首秋天的诗》中的一些诗句来结束这篇拙文。“五天”过去了,我们又回到了老年的秋日,“雁去叶落,桔红穗黄,天高云淡,风静潮平。”,请用“一种超越了生死荣辱的人生智慧。”,“淡泊超脱的境界”去面对秋日硕果和冬季将临。我们用不着喋喋不休;犯不着愤愤不平。金钱、名誉、地位、享受,这些世俗的追求已不再有意义,也不再值得萦怀。

同学们“人生难得老来安!”谨盼您,丰富退休生活,尽享夕阳人生。
 

 


我们将分五次贴出第四届同学会系列活动的网页。以下是第一部分:《喜庆毕业五十周年》——开幕式与参观恭王府
(大学同学会系列活动之一)

图片、资料来源:张钦达、蔡振南、程德兰和互联网

制作:李勋桂

 

 

 

 

 

 

 

 

 

 

 

 

第四次同学会下榻处凯康国际酒店

 

会务组成员热情接待老同学

 

晚宴

 

久别重逢,老同学嘘寒问暖,格外亲热。

 

在凯康国际酒店门前合照

 

在凯康国际酒店门前合照

 

 

 

 

恭王府位于北京什刹海西侧,西城区柳荫街甲14号。它是一座有二百三十二年历史、北京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王府。它不仅具有独特的艺术、文化价值,也见证了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的兴衰荣辱。

恭王府始建于1776年,又名翠锦园,以其气势非凡和富丽奢华而著称。为当时权倾朝野、富可敌国的宠臣和珅贪污腐化多年营造而成。是和珅的私宅。完整的恭王府包括府邸和花园两部分,总面积达5.7公顷。恭王府的第一位主人是和珅,他死后由儿子丰绅殷德继承。咸丰元年(1851年),恭亲王奕訢搬入,并改为恭王府。1982年,恭王府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王府花园部分对外开放,府邸却是一直封闭。新中国成立后,恭王府曾为多家单位占用,直至2005年政府斥巨资2亿元进行搬迁并开始大规模修缮,恭王府府邸才于北京奥运会期间(八月二十日)正式开放。实现了1962年周恩来总理提出的恭王府要对社会全面开放的目标。

世事沧桑,恭王府几易其主。它原为权倾朝野、富可敌国的乾隆宠臣和珅所建私宅。1799年和珅被赐死后,此宅被赐与庆郡王永璘所有。咸丰初年,恭亲王奕䜣成为王府的主人,始称恭王府。1860年英法联军打进北京,恭亲王奕䜣就是在恭王府的多福轩与其谈判。奕䜣死后,其孙溥伟承袭爵位,为筹集复辟活动的经费,溥伟于1921年将府邸及花园抵押给天主教会。

“月牙河绕宅如龙蟠,西山远望如虎踞”。恭王府坐落于风光秀丽的什刹海地区,四面环水,被认为是“风水宝地”。恭王府由府邸和花园两部分组成,南北长约330米,东西宽180余米,占地面积6万多平方米。府邸建筑格局为三路五进,东西分三路,南北呈五进,是世界上最大的四合院。

步入府邸,先见“头宫门”。朱红色的门面上,63枚金光闪闪的门钉呈“横七竖九”的方阵排列着,仅比故宫的“横九竖九”少两排,充分显示了主人的显赫身份。

据介绍恭王府有七大看点:头宫门、银安殿、葆光室、多福轩、乐道堂、锡晋斋、水法楼。

其中,西路正房的锡晋斋是和珅的居所。屋内隔断式样仿照宁寿宫,为金丝楠木所制,每一扇都价值连城。地砖也使用了宁寿宫里的花斑石,院宇宏大、气派非凡,超越了臣子的建筑规格,成为和珅二十大罪第十三款中“僭侈逾制”的楠木房屋。

府邸最深处横有一座两层的后罩楼,内有108间房,俗称“99间半”。藏宝楼后墙上共开88扇窗户,造型各不相同。导游介绍说,这是和珅的“藏宝楼”,当年每扇窗户都对应了不同宝物,和珅只要一看窗户,就能明白那里藏了什么。据介绍,和珅被抄家时,有26000两黄金就是从夹缝墙内抄出的。嘉庆皇帝共抄得和珅家产折合白银约9亿两,相当于国库十几年的总收入,故有“和珅跌倒,嘉庆吃饱”的说法。

据介绍恭王府有“三绝”———西式门、戏楼和“福”字碑。

恭王府花园的假山内,藏有一座康熙皇帝所书的“福”字碑,号称“天下第一福”。康熙十二年(公元1673年),孝庄皇太后60岁大寿将至,不料突染重病。为给祖母祈福,康熙一挥而就这个“福”字,在孝庄六十大寿时献上。这个“福”字暗含了“子、才、多、田、寿”五个字,寓意“多子多才多田多寿多福”。据传,孝庄太皇太后自此百病全消,以75岁高龄得以善终。

康熙皇帝极少题字,所以这个“福”字极其珍贵。乾隆时期,这块大清之宝却神秘失踪了。传说是和珅将其偷偷移至府内作为镇宅之宝。现在这块“福”字碑已是国家一级文物。

恭王府中原本收藏有大量珍贵文物,经过历史变迁,大量家具、字画、陈设、收藏品都已散失,但头宫门前原有的石狮犹在,花园内的山石等文物保存尚好。目前,恭王府管理中心已向社会公开征集府中原有文物,并制定了文物捐赠奖励办法。
 

 

恭王府

胡边

府第当年何幽森,笑盯窗花是和珅。

恭王空媚西太后,琼楼深处有遗恨。

                  

乾隆宠臣,巨贪和珅,在长楼上筑密室多间,暗藏财宝无数。因种类太多,难以辨记,故在各室雕以不同窗花作认。

恭亲王奕䜣曾助慈禧太后发动辛酉政变,清除了来自皇室、由先帝临危钦点主政的顾命八大臣,夺取最高权位,从此垂帘听政。他居功至大,却不得好报,不久被革职,不能议政,空守琼楼玉宇,备受冷落。

 

恭王府位置示意图
 

 

 

 

 

恭王府的“头宫门”

 

同学们正在听导游讲述“银安殿”

 

府邸恭王府府邸内标志性建筑银安殿

 

恭王府后罩楼(藏宝楼)俗称“99间半”

 

参观间隙同学们在热切交谈

 

同学们在热切交谈

 

同学们在热切交谈

 

康熙御笔的“福”字碑,号称“天下第一福”。

 

锡晋斋·和珅罪状

 

多福轩·王府客厅 

 

葆光室·真金镀画

 

这座房子是和珅的藏宝库,它的窗户有圆形的,有三角形的,有梯形等各种各样的形状。以便和珅能记住哪间房子装了哪些贪污来的金银财宝。

 

方塘水榭

 

昔日王府,今日开放,到此一游,立此存照。

 

后花园的主要建筑----方塘水榭

 

 

 

西洋门(花园正门),仿照圆明园做的汉白玉拱门。

 

后花园中的一角——“蝠池”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