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叶对根的情意》

 

 ——陈清华的圆梦之旅


    陈清华一九五四年回国,同年考入湘雅医学院,五九年毕业后在长沙市第一医院工作至一九六四年后申请回印尼。几经周折,终于成行。出国前,他在救死扶伤 的神圣岗位上,尽心尽力,任劳任怨,为医疗事业做出了一定的供献。上世纪六十年代,为长沙市第一医院做了第一例肝穿刺手术,而获得院方的嘉奖。他在工作中口碑好,人际关系也好。 回到印尼定居后,四十多年来,一直与当年长沙市第一医院一起工作过的同志有着割舍不断的情缘。

 

    二零零五年,我参加54届毕业五十一周年后回国前,他托我向长沙市第一医院XXX打听两位医生的地址。后来经多方努力查询,终于查得这两位医生定居美国和澳洲的地址,他立即与 他们取得联系,商量回长沙事宜。

 

    去年九月,他打电话告诉我,将于零七年十二月回长沙。12月13日他从雅加达飞抵广州,与先他两日到达的澳、美同事及后来从香港来的另一位,四人一齐前往长沙 进行圆梦之旅。在那里,清华会见了往日的医院院长、教授、医生、护士、校友……循着旧路去寻找五十年前的人和事,忆峥嵘岁月, 他唏嘘不已,感慨万千。

 

    12月28日,他回到广州。广州市的前湘雅医学院校友、市一医院的同事、他带过的实习医生、护士纷纷邀约他去相聚。从28日到他离穗返雅的前一日——1月11日, 几乎天天安排了聚会。有一位珠海的同事,甚至放弃回港与家人欢度元旦,而将清华请到他在珠海的家去相聚。无论长沙还是广州,50年前的情谊,都在这次圆梦中再现。

   

    长沙曾经是陈清华回印尼前的伤心之地!在那里怀旧恐怕也会给他带来一种苦味,一种“春秋演尽、繁华脱落”的苍凉感。再说,相会、相聚的朋友中,是否会有当年批评、教育、甚至制止他出国的人呢?会否让他尴尬呢?而清华的经济状况也并非很好,但是他却毅然决然,远涉重洋,一路风尘,回来圆梦!他圆的是什么梦?恐怕不仅仅是与同事、校友聚会,主要还是为了表达“绿叶对根的情意”、表达他的中国心!

   

      清华呀!你走过半世纪坎坷风雨路 ,今日守得云开见月明,往日只相望,今朝能圆梦。“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美哉! 历史在发展,社会在前进。我要为你的圆梦之旅而欢呼!

 

    深圳是陈清华圆梦之旅的最后一站。香港54届校友早在07年12月下旬就计划到深圳与清华一起游《世界之窗》。时间定在08年1月7日。但为了让清华能有更多的时间游览深圳市,香港校友沈瑞源及其夫人还热情地邀请清华和我在元月5日提前到深圳去,并招待我们住在他们家里。第二天,瑞源和其儿子(驾车)陪我们到大、小梅沙,大鹏湾、深圳游艇俱乐部及被国务院正式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深圳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始建于明朝的东南沿海海防重镇——“大鹏所城”游览参观。为深圳圆梦之旅增加了不少内容。
   

    1月7日上午10点左右,香港的校友陆续入关。聚会人员有:李宝田和夫人陈美玲、老学长林明钊和夫人廖丽华、施能仁和夫人林宝英、张达贤和夫人朱亦珍、欧阳寿昌和夫人王宜、黄启泰和夫人方延菊、老学长司徒巴生、陈清华、沈瑞源、黎健、刘胜昆、李勋桂,共18人。清华和许多校友,分别在这里留下了珍贵的留影。握手寒暄后,大家来到“丹桂轩”酒楼饮茶、进餐,举杯痛饮相聚酒,但愿人长久。12时左右,我们乘地铁来到《世界之窗》,并在深圳地铁一号线世界之窗出入口处的玻璃金字塔前照了具有纪念意义的集体相。进场后,我们乘电瓶火车环绕了“全世界”,观赏了亚、欧、非、美各洲的主要景点。休息时,根据大家的要求,我再次朗读了易中天的 “秋天的诗” (此诗曾张贴于网页上)。领悟他对老年的感悟,他说:我们已经走过了人生的沟沟坎坎,经历了人生的风风雨雨,面对秋日硕果和冬季将临,金钱、名誉、地位、享受,这些世俗的追求已不再有意义,也不再值得萦怀。雁去叶落,桔红穗黄,天高云淡,风静潮平。我们用不着喋喋不休;也犯不着愤愤不平。然而生命的价值却空前的凸现出来。所以,健康是金。接着又请寿昌夫人王宜朗读《光明日报》的“老年人莫要远离高科技 ”,这篇文章是针对老年人对高科技产品报有神秘感,认为高不可攀,不敢接触,只是停留在“看一看、不敢动手、不求甚解”的“绝缘”阶段而写的。这对于我们五四届校友加入巴中网站的人不多是有现实意义的。引起大家的兴趣,活跃了气氛,打破沉闷,八旬老学长林明钊,接过话题,大讲五十多年前《华中》老师张国基鲜为人知的革命活动。使得大家的乏意顿消。5点许,我们开始向《湘鄂情》酒楼进发,当我们到达时,已华灯初上。晚宴上,李宝田为大家斟酒,我们为清华的圆梦之旅划上圆满的句号干杯。盛宴也必散,重逢复分离!晚宴约在9点多结束。今宵难忘,此时成追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