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故鄉,定居在香港的巴中人則更特殊,他們的故鄉少則三個,有印尼、大陸 和香港,如果把祖籍也算,那就四個了。人人都喜歡誇自己故鄉的月亮最圓,所以在香港的巴中人利用有自身方便的旅游條件,定期或不定期的赴印尼或祖國大陸就不足為奇了,其動機各人都有自己所好,到印尼不外是尋找那邊的親人、街坊鄰居、老同學、甚至青梅竹馬的舊戀人、童年的足跡、品嘗當地地道的食品;去大陸則是去旅游、拜訪給自己長本事的恩師、舊同事、老同學,目睹改革開放後日新月異的驕人成績…。這些人回港之後,習慣地把所見所聞在“巴中網站”發表,供其他巴中人一起分享。
這么說吧,咱去唱卡拉OK,不同于到紅館買票去看歌星的演唱會,去卡拉OK是為自娛自樂,哪怕走音,放開嗓子一嚷發泄,心靈上有說不出的滿足。同樣,“巴中網站”也是有類似的作用,有名氣的筆桿子和大腕兒雖然不多,但它的撰寫人和讀者基本上是巴中人,不但有本港的,也有境外的巴中人,內容豐富多彩,說它是是巴中人的“綜合性”雜誌,也不誇張。巴中人打開此網站,覺得親切,增進了友誼擴大了眼界,我經常佩服有些學長的的記憶力,竟能將有關母校的陳年舊事介紹得詳詳細細,這些歷史資料多麼可貴啊!為啥佩服呢?這得由自身的體會來說,當我們領了長者卡之後,我們的記憶機構逐漸出現問題,如在聚會場合中,剛被介紹一位新朋友,但常常不到幾秒工夫,其尊姓大名竟叫不出來了,在家也常被晚輩責備已經到了丟三落(là)四地步。可是我們對許多早年往事卻能說得頭頭是道,問過學醫的校友,這種記遠不記近的現象說明了什么?給我的答案很簡單:“老化了”。因為我們的“黃金”時代是在四五十年前,故對那個年代給你的印象最深,忘不了,反之,如今對社會貢獻不大了,甚至覺得是個抱負、累贅,于是腦袋裡晚年的保險絲不靈,經常斷。當然啦,同樣是老人,情況不是個個一樣,有的提前加入老人癡呆的隊伍,體現在有的沉默寡言,有的老說重復的話,或者一開腔就剎不了車,這種人在校友中還不多;有的則仍然耳聰目明,對其記憶力充滿信心,總的來說,記憶力是記遠不記近了。于是,又把球踢到“巴中網站”這裡,這個網站的骨干,熱愛校友、樂于奉獻,網站至今的瀏覽人數已達 174750 人次,成績不言而喻,于是希望骨干們趁腦瓜清醒時,“巴中網站”再多加把勁兒,讓境外的校友,特別內地校友更多的參與,就有錦上添花的效果。以北京巴中校友為例,他們是典型的“南人北長”,即他(她)們是純粹南洋出生,最後在北方成長扎根的校友,他們是非常可愛又特殊的群體,生活方式基本北方化,面食已經是不成文的主食,吃個炸醬面嘛,甚至還帶幾瓣大蒜呢。但對 sate、gado-gado、lemper等,還仍然吃得津津有味,有的校友退休後是合唱團的發燒友,竟能把歌舞客串到印尼駐北京的大使那里,可見他們又是促進中印友誼橋梁的使者;每當印尼或香港的校友到當地拜訪時,他們習慣地召之即來,熱情接待。論對國家的貢獻顯然比咱香港校多,他們中有不少在不同崗位上默默耕耘的才華,有名醫、有曾經駐外要人…,歲月多把他們推移到退休年齡,故應該挖掘這些巴中學子的故事介紹到網站,對與否,供參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