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巴爾幹半島
十六日遊(二)
溫曼瑛 2012-10-1
遊畢土耳其就是真正入巴爾幹半島那幾個國家了。我們團於第四日即9月12日早餐後乘飛機前往斯洛文尼亞(Slovenija)。經兩小時的機程順利達到其首都盧比安娜(Ljubljana)。盧比安娜是斯洛文尼亞最大的城市,曾被《時代雜誌》推崇為歐洲最美麗的首都之一。
下了飛機出了機場,我們竟然發現

天不作美,美麗的首都被雨水淋成一片濕地。
斯洛文尼亞(Slovenija)

斯洛文尼亞國旗:白色象徵對和平與神聖的無限嚮往和憧憬;藍色象徵人民如大海般自由寬闊的胸襟;紅色象徵人民爭取獨立和國家主權的勇氣和不朽靈魂。
資料:斯洛文尼亞是個小國,位於中歐南部,比鄰阿爾卑斯山,西鄰意大利,西南通往亞得里亞海,東部和南部被克羅地亞包圍,東北有匈牙利,北接奧地利。國土面積為20,273平方公里,全國人口約205萬人。斯洛文尼亞在1991年之前為前南斯拉夫的一個加盟共和國。
斯洛文尼亞在1991年之前為前南斯拉夫六個加盟共和國當中最富裕的一個。1980年南斯拉夫領導人鐵托逝世,斯洛文尼亞政府開始自行進行一系列的政治、經濟改革,並於1989年9月通過修正案,重申斯洛文尼亞加盟共和國脫離聯邦的權利。1991年6月25日,在全民公決88%贊成獨立的形勢下宣告獨立。南斯拉夫隨即派兵向斯洛文尼亞宣戰,但十天內便在斯洛文尼亞的抵抗中撤退,雙方基本沒有傷亡,史稱十日戰爭。
1992年,歐洲共同體承認斯洛文尼亞為獨立國家,並接納斯洛文尼亞加入聯合國。同年,斯洛文尼亞正式獨立。
獨立後,斯洛文尼亞將注意力轉向西方。2004年3月斯洛文尼亞加入了北約組織,5月1日加入歐盟,在2007年1月正式啟用歐元,2007年12月21日成為申根公約會員國。
等候我們是54座的嶄新的旅遊車,團友加上領隊、導遊才44位,綽綽有餘。座位寬敞舒適,沙發套乾淨,大家都很滿意。領隊Patric說此後多日我們都會乘這架車了。


黃卓新和關秋妹伉儷與司機Mario(馬里奧)於車前合影
領隊Patric要我們調整時間,上次在土耳其也一樣,土耳其比香港慢五小時,而斯洛文尼亞比香港慢六個小時。
因為下雨把我們的行程打亂,我們唯有先回酒店(Hotel Konpass bled)安頓行李。

我們下榻的酒店就在風景區內

略作梳洗後大家到大堂集合,再步行到要遊覽的景點,境內最著名的湖泊——碧湖(Lake Bled)。
被冠以「世外桃源」、「人間仙境」、「人間伊甸園」、「成就千年傳奇」等美譽的碧湖是歐洲十大景點之一。真可惜天氣不如人願,我們遊覽時要隨身攜帶雨具。青蔥翠綠的樹林在山巒中呈現一片灰朦朦的景象,湖水清澈見底,可清晰地見到魚兒在自由地游來游去。碧湖在雨天呈現另一番美態。
在天氣陰沉,又下著雨,還夾雜著寒意的情況下,我們的團友仍把握時機在湖邊獵取鏡頭。
我們發現有電瓶車可以環遊碧湖,只要繳付三歐元的車資即可上車。



部分團友在車前留影
天氣不好,又冷颼颼的,坐電瓶車遊覽既能節省腳力,又可避雨,一舉兩得。為避免雨水浸入車內,電瓶車的車窗被朔料布圍住,看湖景都受影響,更遑論拍照了。遊畢一圈就結束,我們打道回府。
回到酒店吃完晚餐後,大家自由活動。有部分團友喜歡去賭場(casino)玩兩手,大部分團友包括我選擇回房間休息。到了晚上約十一時左右,我已經躺在床上準備睡覺,室友羅宛馨還在整理東西,突然,燈滅了,我對她說了一句:你不至於把燈全部滅掉吧!她說:不是我關的燈喔!我也不以為意,後來兩人都睡著了。
第二天一早,幾位去賭場的團友在呱呱叫,談的就是前一晚突然燈滅的事。但是詳細的我沒有聽清楚。
吃完早餐後,我們還是繼續遊覽碧湖。天氣還是不穩定,又冷又陰。想到美景當前,大家怎能放棄遊覽?那天上午是自由活動,可以到湖邊漫步,可以在酒店休息,也可以遊船河,悉聽尊便。我向Patric打聽遊船河的事,他說費用是十幾歐元。我問問其他團友要不要一起遊船河,絕大部分人都沒有反應,有的說,天氣不好,風浪大,船夫未必會開船;有的問安不安全,萬一......說得本來還在猶豫的團友打消了念頭。我和巫惠宜(60年屆)是比較堅決要去乘船的,我們約了幾個人來到湖邊。我們遠眺秀麗宜人的阿爾卑斯山美景,趕緊拍攝留念。

美麗的湖景被陰沉沉天籠罩著

看看我們所穿的衣服,可以想像溫度的高低。

這是載客的遊艇,能夠載十幾二十人。
此時,遊人稀少,看到船夫在拉客,已有一對老外男女上船了。才兩個乘客,怎麼開船呢?我們心中有數,就(用英文)問船夫逛一圈需時多少?坐船需花多少錢?船夫說需要一個小時,收費12歐元。我們說那麼貴?能不能減價?他問:你們有多少人?我們說好多個呢!船夫好像也意識到那天生意不好,同意減價,減到10歐元。我們幾個也適可而止,登上船的共有

六位團友,那位男性老外幫忙拍攝。
遊艇在風平浪靜的湖內行駛,兩岸風景秀麗,水平如鏡。我心想:能夠在環境清幽、景色宜人的遊覽區和三五自己玩樂多麼愜意。我們初次來碧湖,可能也是最後一次,不好好多玩幾個景點的話,事後肯定會後悔。
在遊艇內,巫惠宜乘機和那對老外交談,原來他們來自澳洲。隨後我們唱起印尼民歌,老外或許未曾聽過,感到新奇,後來我們唱Auld Lang Syne和Edelweiss, 他們說聽過。
湖的中央的小島才是碧湖的美景中的美景,它美如童話世界一般。 我們問船夫能不能開到哪裡去?船夫說行,給遊客登岸上小島,遊覽的時間是半小時。
我們登上小島,小島上的巴洛克式的聖瑪利亞教堂的襯托下,令整個碧湖顯得更美。我和巫惠宜直接爬樓梯,樓梯不算太高,其他團友走另外一邊沒有樓梯的一條路,雖然繞一點,但卻省腳力,不費勁。


那對老外又幫我們拍攝
回程時於船上又拍攝了幾張照片。


要不是雨天,碧湖應該是很美的,不信,瞧瞧從網上下載的圖片。

吃過午餐我們離開酒店乘車往盧比安娜(Ljubljana)市中心。在旅遊車上我有意要把前一晚關於燈滅的事「搞大」(我們常常在旅遊車上開玩笑,因為大家比較熟,何況我和陳全治負責文娛,有「權」在手),於是問大家:昨晚突然滅燈的時候,你們每個人在幹什麼?從實招來!
有一位團友說她剛洗完澡,突然一片黑暗,唯有慢慢地摸著黑從浴室摸到睡房,好在沒有摔倒,引起大家哄堂大笑。陳全治已經按捺不住,把昨天去賭場的「不幸」遭遇向我們訴苦;原來他們幾位正在賭得意興正濃之際,突然間,一片黑暗,他們摸著黑,手牽手或手拉手走出賭場,賭場的負責人說是全市停電所致。她手舞足蹈地細數如何倒霉,其他團友早已笑得捧腹。有團友說我們再笑,又得找洗手間了。
到了盧比安娜市中心,仍然下雨,我們在雨中遊覽拍照。撐著傘拍照,還真有點難度。

撐傘的都是我們的團友,同撐一把傘的是何其章和陳全治夫婦。









領隊問這個建築物很普通,你為什麼要照?我解釋那個 nama 是印尼文的,意思是「名字」。
我們只有半小時的時間拍攝,馬上就要離開斯洛文尼亞前往另一個國家克羅地亞(Croatia)。
在行車途中,負責文娛的陳全治在旅遊車上向大家介紹團友,特別是新團友。臨出發之前在機場,她把此次參與旅行的團友名單派給大家,有了名單新團友聽到名字再認人比較容易,我們老團友只需認識新團友就行了。接著,由新團友介紹自己或表演節目:巫惠宜唱了一首《毛利愛情歌曲》,歌詞很新穎;吳明章唱了一首印尼民歌Potong Bebek,引起大家共鳴。呂忠良唱《給我一個吻》,他很大方,又能夠背下整段歌詞,表現幽默,獲得好評;張榕配同媽媽林美秋來旅遊,她用富有磁性的歌喉連唱兩首歌,具專業水準,深受歡迎。由於時間關係,其他的團友待以後車程長時再表演才藝。
談到出入境,讓我聯想起1989年和舊同事同遊西歐十國的經歷,當時國與國之間出入境很簡單方便,蓋個章、過條馬路就成了,所設的關卡也沒有甚麼特別,對遊客的檢查並不嚴。且看這次出入境有什麼特別之處。
司機把旅遊車開到關卡就停下來,領隊Patric要求大家準備好護照坐著等候,此時車內馬上靜了下來。司機自己自然有他一套做法,他須拿著證件下車。不久,一位年輕的男性邊境官員上車,手裡拿著印章。只見他在我們翻開的空白頁面上把章蓋下去,並沒有好好看我們的護照有相片的頁面,有時看都不看我們遊客一眼就蓋下去,顯得很隨便,出乎我們意料之外。
辦完出境手續,旅遊車沒有開幾分鐘,就到了克羅地亞的邊境。Patric還是要求大家準備護照等候,不久,上來一位女性官員,她也是手持印章,但比前面那位男官員認真,起碼她在每位遊客的面孔稍作停留才蓋章,但很快就把全車43位(42位團友加上Patric)的護照蓋完。
有的團友希望在護照上蓋有各國的印章,越多越好,以資紀念。
作為常常帶團的Patric,以他的角度就希望越少越好甚至不蓋章才好,這樣他就不用常常花錢花時間更換護照。
有團友說沒想到巴爾幹半島出入境竟然那麼簡單,太好了,但是我們不知道其他的國家是否同樣如此順利,拭目以待吧!
進入克羅地亞國境了,Patric宣布無需調整時間,還跟原來一樣。往下的行程待下一部分再細述。
西班牙浪漫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