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个人民公社
形容一个人读过好多书为“博览群书”。套用这个成语,我们的RAINBOW可谓“博览群网”,因为她天天浏览好多网站,更难能可贵的是她不辞劳苦,把其中好的、有用的资料贴在网站上分享给大家。RAINBOW 谢谢你!
新近她的帖子“最后一个人民公社”可读性甚高且很有趣,真是篇很可贵的资料,浏览后可增进我们的知识。
我凑热闹,道听途说,东拼西凑,在此涂鸦几句,以示补充。
众所周知,人民公社是一九五八年八月诞生的。
由河南郑州北渡黄河约五十公里,有个小乡镇叫七里营,这是个北依太行山、南临黄河的豫北平原的普通小镇,但在我国近半个世纪历史上,它倒是赫赫有名又举足轻重的一个地方。因为它就是农村人民公社的诞生地!
话说,一九五八年八月五日晚11时许,毛主席的专列到达新乡县(现在是市),停在760厂的铁路专用线上。毛主席在专列上听取了时任河南省委第一书记吴芝圃,和时任新乡地委书记耿起昌的汇报,得知新乡县七里营创建了人民公社,很感兴趣,决定亲往该地视察。早在一九五六年七里营被确定为河南省农业合作化试点,可以说是新乡县树起的一面农业红旗。到了一九五八年,七里营26个高级社并成七里营大社,可是在给大社取名字时,大家颇费了一番脑筋。最初有人建议叫共产主义公社,但想到现在还不是共产主义社会,叫这个名字不妥。后来,有人从《红旗》杂志上读到一篇文章,文中说“把一个合作社变成既有农业合作,又有工业合作的基层组织单位,实际上是农业和工业相结合的人民公社”。大家觉得“人民公社”这名字不错。所以一九八五年八月一日,(比毛主席前来视察早四天)七里营大社在行政公文中,首次启用了“七里营人民公社”的称谓。八月五日当毛主席来到七里营镇时,耿起昌问他老人家人民公社这个名字可以吗?毛主席点点头说:“人民公社这个名字好!”
几天后,毛主席到达山东,再次指出“人民公社好”。当年八月十三日,《人民日报》就公开发表毛主席关于“人民公社好”的讲话。月底,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正式通过《关于建立农村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要求全国各地在1958年秋收前后,把公社的架子搭起来。很快,人民公社化运动在全国被推向高潮。如今回头看看这份《决议》,自然会发现《决议》的提法上充满了乌托邦色彩。例如认为人民公社是“逐步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最好组织形式” ,“共产主义在我国的实现,已经不是什么遥远将来的事情了”,这实际上为后来的浮夸风埋下了祸根,其恶果大家有目共睹,甚至亲自尝到了苦头。谈到这里,我们清楚地看到人民公社这颗幼苗是在河南七里营破土而出的,由毛主席在全国各地散发播种。但神州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大地,东西南北气候和土壤差异很大,几乎没有一颗种子可以在全国各地茁壮成长的。古人有道“淮橘为枳”,植树者只可以因地制宜。可惜有些人偏偏要刻舟求剑,生搬硬套甚至拔苗助长。结果如何,大家心知肚明。
所幸,二十年后即一九七八年,党的十一届中央全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决定在我国农村执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由那时候起人民公社体制开始走下坡路并逐渐解体。一九八二年十二月,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修改后的宪法。按照宪法的规定,改变农村人民公社“政社合一”的体制,设立乡政府。一九八三年七里营人民公社也解体,当时的公社书记叫王鉴鹏。顺便提提,网上有些资料说一九八零年四川省广汉市向阳镇是全国率先摘掉人民公社牌子的市镇。许多时候,实践走在理论前边,这其实是合乎逻辑的。
有句成语叫“逐鹿中原”原意应该是‘群雄并起,争夺天下’。我这里只想说一说,河南是黄河流域中原地带,历来是我国的文化中心,许多事物就是从这里破土而出的。上面我们是由郑州北渡黄河到人民公社诞生地七里营镇。这次我们反其道而行之,由郑州往南一百公里就到达南街村,这是人民公社的后起之秀。南街村是临颍县城南隅的一个行政村,全村总面积才1.78平方公里,共有848户3180人。有外国媒体和网站这样描述南街村的“当中国各地人们纷纷将过去树立的毛主席塑像一个个推掉,一九九三年南街村村民却兴高采烈地将两层楼高的、白色的大理石毛主席塑像耸立于村中心,晚上又有耀眼的灯光照明”。“村里每天都要举行升国旗仪式,唱革命歌曲,然后大家才各就各位到村里的行政机构或是村办企业上班”。简而言之,村里人们的各项生活和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的人民公社时代完全一个样。其时南街村是个经济发达村,1991年村经济产值达一亿元人民币,而1997年村经济产值突破十七亿元人民币。(后逐渐下滑)。南街村接待过不少党和国家领导人如江泽民、朱镕基等。真是偶然的巧合,南街村的第一把手也是姓王叫王宏斌(有的资料写成王宏彬,据说后来他涉及到经济纠纷而遇到麻烦,可惜我手头里没有进一步的资料)。南街村的出现和存在确实有争议性的,有人贬低为“银行借贷的产物”,也有人肯定的认为是一个“将革命理想和改革开放的市场经济成功地结合起来的典范”。尚未盖棺不应该定论,谁知道二十年后又是一条好汉。大家拭目以待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