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兒院義父辦大學
──記陳炳煌創建印尼多摩韓•舍利弗大學
阮衍章
我經常注意到:事業有成的海外華人發達之後做了哪些反饋社會的好事?揚言捐資創設慈善基金者有之,號召建校辦學者有之,但似乎附帶些條件的為多;拋銀而引利,以圖揚名者為常;再就是唯利是圖、爭名奪利,否則一毛而不拔。
可有一種人則不同:扶貧濟窮、樂善好施,而且低調處事,不聲不響。陳炳煌校友就是這種人的代表之一。他悄悄地協助救濟棄嬰、收容孤兒,主動分擔這些遺孤的贍養費,實實在在投下真金白銀,大興土木建學校,供他們讀書,繼而又辦起了印尼第一所私立佛教大學──多摩韓•舍利弗大學。此事已過去將近兩年了,仍鮮為人知。
陳炳煌校友現已是小有名氣的美籍華人,頗有知名度的代銷美國、加拿大化肥的香港華商,可以說學以致用、業有所成,名成而利就。然而也許因為「生於斯,長於斯」的印尼僑生,對第二故鄉的土地和鄉里都懷有深厚的感情,他要報謝這裡的山山水水、鄉親父老的養育之恩。也許在他一度經歷艱難歲月時,有幸遇到獨具慧眼老闆的青睞和器重,使他能夠在商場上嶄露頭角,在化肥生意上業績斐然,繼而成為東南亞化肥行業的翹楚。他沒有忘記「伯樂」的恩德;沒有忘記培育他成才、人際關係最為熟悉的中國大地,撥出經銷化肥的部份盈利,投放在施加磷、鉀肥的試驗田上,培訓中國鄉鎮農業技術人員,發展中國農業現代化貢獻綿力來報謝家國、回饋社會。
可是,顯然不是很多人可以像他那樣,把感恩思想訴諸實際行動,而且是坐言起行,默默地幹、持久地做,並不加任何條件、不圖任何回報。
萬鴉佬的「希望工程」
陳炳煌校友的業務是以香港為中心,美國、加拿大、中國大陸和第三世界國家來回穿梭,不時會飛到他的出生地──印度尼西亞蘇拉威西島北部的萬鴉佬﹝Manado﹞,探望老爸和親友。
萬鴉佬近鄰喀咖斯喀善﹝Kakaskasan﹞市有位鄉里叫萬德•達爾瑪•蘇爾約﹝Bhante Dharma Suryo﹞,受過荷蘭教育,拿到博士學位後,北渡台灣進修佛學,終而皈依佛門,獲賜佛名:釋光成。釋光成法師返鄉後在蘇爾雅•達爾瑪寺廟任住持。他仁愛善良、慈悲為懷,路見無人領養、流浪街頭的孩子,便領回家收養,認當其監護人,靠當地善男信女捐獻的供果、祭品、善金來供養它們,教他們認字讀書。他自視為「普渡眾生」的具體表現。
陳炳煌校友被萬德大師這一行動所感動,全力支持他,包括財力和物力上的支援。1995年初正式成立了孤兒院,名為班帝•阿蘇韓﹝Panti Asuhan﹞。建孤兒院的目的是使那些被遺棄的孤兒,不分種族、不分宗教,均可在孤兒院裡得到照顧,受到起碼的教育和訓練,以期將來能自食其力,對社會有所作為。收留在這孤兒院的孩子有的是剛出世才10天的棄嬰,由萬德法師領回來;有的是來自完全未開化地區的山溝溝裡,被善心人士或外地教會、慈善團體送上門……。好事傳得很快,周圍村莊、鄉鎮眾信徒施以援手,凡遇到沒人扶養或遭遺棄的孤兒,就往班帝孤兒院送。一些無依無靠的老人知道了也主動請纓,到孤兒院當義工、雜工,願與孤兒們相依為命,組成一個溫馨的大家庭。
北蘇拉威西省的消息傳到中蘇拉威西省,有一批11、12歲共18個孤兒千里迢迢被送到班帝孤兒院,失去親人照料的孤兒生性好玩、孤僻,養成了不講衛生的壞習慣,比一般兒童更難調教。但是萬德法師並沒有放棄。他深知要把孤兒引向正道,必須建校,借助佛力、灌輸教義、學習文化,幫助他們成長。
首先,將他們按學齡大小劃分班級,分別施教。豈止分班,由幼兒園到高中水平的學生都有。據1996年統計,當時就有學生70名:幼兒園7名,小學15名,初中17名,高中20名,師範專科班5名,會計學班6名。
於是孤兒院變成了一所學校,孤兒監護人萬德法師自然就是一校之長,院內義工、雜工都成了該校的教職員工。他們為學校制定生活紀律、學生守則、勞動手冊等一系列規章制度,自編校歌《孤兒感恩歌》:不知父來不知母 / 降世已在此院裡 / 這是我的家 / 兄弟姊妹、相親相愛 / 努力學習、報效社會 / 感謝善心人的幫助和栽培。
除了學習文化課,學校還安排農業勞動課,種甜薯、木薯,種菜,多少解決班帝「大家庭」自己食用的糧食、蔬菜和水果,有時還可拿到城鎮集市上販賣,連同銷售自製的曲奇餅和糕點、手工藝品,換取一些生活零用錢,如毛巾、肥皂、牙刷、便鞋之類日常用品,幫補家用。遇喜慶日子,學生還可吃上葷菜,他們倒不受宗教戒律的約束。陳炳煌校友夫婦逢年過節回鄉,從不空手,總要帶些衣服、糖果、巧克力、餅乾、飲料等洋貨分給孩子們。孩子們非常歡迎義父的光臨。
當時,建校的目的並不是想辦華校,只想以輔導孤兒為主,使不同膚色的孤兒能與其他的兒童一樣得到社會的關懷,受到基本的教育,以期將來有利於社會,減少罪惡,因此以宗教行善、扶窮濟貧為由,在孤兒院的基礎上,申請辦個非牟利性質的私校,課程設有華語和英語,宣揚中華文化,發揚華人風俗、孔儒理念。想不到此想法受到北蘇拉威西省省長的大力支持,申請很快批准。省長還親自到校址工地安放奠基石。
印尼第一所佛教大學
1995年到1998年建成小學、中學之後,1998年由開始籌備建大學。因為亞洲金融風暴的襲擊,建校計劃受到衝擊,停頓了一段時間。五月暴亂的發生使印尼華族賢達意識到,加強社會基層文化教育刻不容緩,應該積極參與國家普及教育的百年大計。讓印尼的這一代和下一代人真正了解華族和華人文化,促進印尼多民族、多文化之間的交流,相互了解、和睦共處。
陳炳煌校友將籌建大學的想法向朋友們廣為宣傳,發起慈善捐款的「獻柱運動」,以「一人捐一柱」的口號動員印尼爪哇島的熱心人、旅港Manado華人、旅港巴中校友支持他此一義舉,募款集資。除了教學大樓、師生宿舍等基本建設外,還要購進電腦、圖書、實驗儀器等辦學用品,聘用講師、教授,開銷不菲,沒有籌集大量的資金是辦不成大學的。
1999年下半年,已有兩名孤兒唸完會計專業課程,可以走向社會,就少一張大專畢業文憑。他們向政府申請辦大學的同時,要求教育部承認大學的畢業文憑。經多方努力,印尼地方、地區政府的協助,省長也參加籌備組建基本領導成員的工作,終於12月5日獲得批准。Universitas Sariputra Indonesia Tomohon
正式成立,簡稱 “UNSRIT ”;中文譯名為「印尼多摩韓•舍利弗大學」,簡稱:文舍利弗;英文譯名為 ”Sariputra University of Tomohan, Indonesia” 。
多摩韓﹝Tomohon﹞是Manado郊區的學校所在地地名。
以宗教命名的大學,在印尼首都已有天主教大學、基督教大學、回教大學,多摩韓•舍利弗大學是第一所私立佛教大學。
該大學目前僅設五個專業系:經濟系、科技系、社會科學系、農業系、漁業系。當地雖然已有醫學院、國立綜合性大學、基督學院、海洋漁業學院等四所高等院校,但是專業學科並不重複,海洋漁業專業偏重航海,培養船長、航海工作人員為目標;多摩韓•舍利弗大學的漁業專業偏重於捕魚。千島之國的印度尼西亞,海域遼闊,還需要大量航海捕撈專家。
多摩韓•舍利弗大學各系編制均設四年。學生多是就地取材。政府只作象徵性的贊助。各系設有中文、英文、電腦和宗教等普通課程。第一屆畢業生基本上來自孤兒院的孤兒和北蘇拉威西省、馬魯古各島的貧窮學生。由於非牟利私校,學費很便宜,貧窮學生可以減免學費。教師的工資相應也很低,有的教師參觀學校後很受感動,自願兼職授課,免費或半費來教學的。學生的求學熱情很高,雖然教學大樓未落成,簡易課堂難不倒他們,他們勤工儉學,邊學習邊勞動、參加社會服務工作,收入充作學校教學經費。老師看到學生這麼渴望求學,認為這些學生是可造就的社會棟樑之才,也就不計較薪金酬勞而認真備課、講學了。為了提高教學質量,陳炳煌校友在經商之餘,還千方百計物色、聘請大學訪問教授來多摩韓•舍利弗大學講學。學校的八套電腦設施全是他分批分期購買送去的。
如今,多摩韓•舍利弗大學已擁有184名學生,其中只有一名是華族子弟。憑著「無錢讀書」證明書要來報名的青年不斷有來……
背山面海的兩層教學大樓,剛剛蓋成第一層。落成以後條件許可的話,他還想再蓋第三層……從照片上看,校園近看翠綠如茵,遠望碧波逐浪;環境幽雅、寧靜,不失是一塊人間樂土。
我採訪時,陳炳煌校友給我看一本本影集:他在中國大陸一些省分特別開闢的實驗田,施用他代表美國、加拿大廠家銷售的化肥之後,莊稼和經濟作物都長得茁壯、茂盛,綠油油、碩果累累,他臉上流露出無比的自豪。此時,他的秘書送來一份發自多摩韓的電郵,他看了之後遞給我,原來是一篇孤兒大學生用漢語拼音書寫的作文篇章《可愛的印度尼西亞》,它像是向義父兼校董匯報的一張成績單。這時的陳炳煌校友喜形於色,看得出他是那麼滿足。我心裡想:這滿足感大概就是他所追求的那種回報吧!
﹝稿於2002年6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