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河灣遺址

[編輯首段]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跳转到: 导航, 搜尋

泥河灣遺址又稱泥河灣遺址群,位於中國河北省張家口陽原縣境內,內有多處舊石器時代遺址。

中國目前發現的百萬年前早期人類文化遺存中,泥河灣遺址占了絕大多數。泥河灣遺址可能是東亞人種的起源地,向非洲起源學說提出了挑戰。

 

[編輯] 另見

奧杜瓦伊峽谷

 

[編輯] 外部連結

  泥河灣遺址是一個與張家口相關的小作品。你可以通過編輯或修訂擴充其內容。
取自"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6%B3%A5%E6%B2%B3%E6%B9%BE%E9%81%97%E5%9D%80&variant=zh-tw"

古蜀

[編輯首段]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跳转到: 导航, 搜尋

古蜀,也被稱為古蜀國蜀國,是中國古代先秦時期蜀族在現今四川一帶建立的國家,後被秦國所滅。

蜀族是先秦時期一個不同於華夏族群的古老民族。「蜀」字最早發現於商代甲骨文中,據記載武王伐紂時蜀人曾經相助。但關於蜀國的歷史在先秦文獻中一直沒有詳細記載,直到東晉常璩的《華陽國志·蜀志》中才記載了關於蜀國的歷史和傳說。

目錄

[隱藏]

[編輯] 歷史

古代蜀人先祖為蜀山氏,有觀點認為:蜀山氏與蠶叢氏是從岷江上游興起的,是古代羌人語言學上屬於藏緬語族)的一個分支。蜀國不只擁有單獨一個王朝,在秦滅蜀之前,蜀分別由蠶叢氏、柏灌氏魚鳧氏杜宇氏開明氏諸族統領。開明五世之前,蜀國的都城建於廣都樊鄉(即今天的雙流縣)。到了開明九世建都於成都。開明十二世時「五丁力士」開闢了石牛道,打通了從蜀至秦的通道。公元前316年秦惠王在位時秦國滅掉了蜀國,蜀地從此成為秦國的糧倉,為秦統一六國奠定了基礎。秦滅蜀後,蜀人殘部一支在王子安陽王帶領下輾轉南遷,最後到達交趾,在現今越南北部建立了一個新的王朝,並持續了五十年。[1]

[編輯] 文學中的蜀國

關於蜀國歷史最著名的詩句是李白在《蜀道難》中所寫:「蠶叢及魚鳧,開國何茫然!爾來四萬八千歲,始與秦塞通人煙。西當太白有鳥道,可以橫絕峨眉巔。地崩山摧壯士死,然後天梯石棧方鉤連。」

李商隱在《錦瑟》中有「望帝春心托杜鵑」的詩句。相傳望帝原名杜宇,立荊州一個傳說死而復生的人鱉靈為丞相。當時洪水泛濫,而蜀國四面環山,中間是盆地,水流不出去,鱉靈鑿穿巫山,引導水流出去,形成今天的長江。隔幾年,望帝因他功高,傳位於他,自己修道,死後化為杜鵑鳥。

[編輯] 遺跡

1986年四川廣漢三星堆遺址出土了大量文物,文物的風格與同時期中原一帶的文化迥然不同,同時文物的精美也表明古代蜀人達到了相當發達的文明程度。

[編輯] 蜀國君主

[編輯] 注釋

  1. http://www.newssc.org/gb/Newssc/meiti/cdrb/fk/userobject10ai1232316.html 成都平原 有巢氏樂土?

[編輯] 外部連結

3000年前樹皮屋頂亮相(圖)

取自"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5%8F%A4%E8%9C%80&variant=zh-tw"

 

蠶叢

[編輯首段]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跳转到: 导航, 搜尋

蠶叢〈生卒年不詳〉,又稱蠶叢氏蜀國首位稱王的人,他是位養專家,據說他的眼睛跟螃蟹一樣是向前突起,頭髮在腦後梳成「椎髻」,衣服樣式的左邊是斜著分了叉的,最早他居住岷山石室中。後來蠶叢為了養蠶事業。率領部族從岷山到成都居住。在夏桀十四年,夏桀派大將軍扁攻打蠶叢和有緡氏,於是蠶叢跟有緡氏說用美女來讓夏桀沒有打戰的心情,果然夏桀被美女迷惑後,宣佈要回到朝廷。西周時期,蠶叢被其他部落打敗後,蠶叢的子孫後代,都各別逃到姚和雟〈兩地於今四川西昌一帶〉,最後由新勢力魚鳧來結束這次戰爭。

三星堆遺址

[編輯首段]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重定向自三星堆)
跳转到: 导航, 搜尋
三星堆出土青铜纵目面具
 
三星堆出土青銅縱目面具

三星堆遺址位於中國四川廣漢城西7公里,南興鎮鴨子河畔,南距離成都約40公里,北距德陽26公里。由於其古域內三個起伏相連的三個黃土堆而得名,有「三星伴月」之美名。

三星堆遺址的發現是世界考古史上的重大發現,能夠改變人們對古代歷史或文化的認識。目前正在申請成為世界遺產。

目錄

[隱藏]

[編輯] 發掘的歷程

[編輯] 文化的分期

三星堆文化的分期,可以根據其考古時的發現分為三星堆遺址一期、二期、三期和四期。也可以按研究後文化類別分為寶墩文化三星堆文化十二橋文化。三星堆文化的分期對於認識三星堆與當地先時期青銅文化新石器文化的關係有著重要作用,也奠定了完善四川古文化發展譜系,確定巴蜀文明形成的基礎。

1933年1934年的第一次對月亮灣真武宮遺址和玉石器坑挖掘時,已經有人注意到兩者年代有所不同[1]。1963年四川大學考古專業實習進一步的從地層上論證了不同時期的疊壓關係。19801981年第一次發掘時,考古隊員將堆積物分為八層,除去表層土(第1層)、間隙層(第5、7層),剩下的五層被稱為「第一至第五文化層」。其中第四、五文化層(第6、8地層)被劃為第一期,第二、三文化層(第3、4地層)被劃為第二期。第一文化層(第2地層)被劃為第一期。1982年,通過第二次發掘,發掘者提出存在三星堆遺址第四期。至此,三星堆文化分為四期的基本框架已經形成。

[編輯] 三星堆一期文化

標準地層

三星堆一期文化的標準地層是第一次發掘時的第6層、第8層(第四、五文化層)。1984年西泉坎下層(第4層)和1986年第六次發掘的最下層(第13-16層)等基本與之對應。

陶器

陶質主要以泥質灰陶為主,出土陶器中大約65%為此類陶質,又包括了泥質青灰陶和灰白陶。其次是夾砂褐陶,另外還有少量不均勻的泥質橙黃陶。器形比較單調,主要是平地器,但也要少量圈足器,大部分皆難以複原。紋飾主要是繩紋,其次是劃紋,劃紋又包括樂平行線劃紋、水波狀劃紋、幾何形劃紋,也有在平行劃紋上再弄出齒狀。另外有少量的錐刺紋和鏤孔裝飾。這一時期陶器的顯著特點之一是器口壓成鋸齒狀花邊。

建築

這一地層已經出現房屋建築,平面通常呈圓形或方形,採用挖柱洞立柱樁的方法,中間連結以泥牆。有些房屋的面積只有10-12平方米,據推測可能是干欄式的小房子。

年代

中國社科院考古所鑒定,在第一次發掘時的第六層所採集的標本距今為4075±100年,樹輪校正後為4500±150年,高精度校正後為公元前2590至公元前2340年。其他的一些主要數據有距今4170±85年,4210±80年等[2]。概括上距今約4800-4000年之間。

[編輯] 三星堆二期文化

標準地層

三星堆一期文化的標準地層是第一次發掘時的第3層、第4層(第二、三文化層)。第六次發掘的第11、12層也是典型地層。各次發掘中,此地層均有出現,說明這一起、期文化在三星堆遺址群中有廣泛的分佈。與第一期文化相比,這一期的文化面貌大有改變。包括特色鮮明的陶器和石器。可以說代表三星堆文化特徵的典型器物群已經出現。其餘第三期的區別主要是數量比例和個別品種上的區別。

陶器與石器

陶質變化為主要以夾砂褐陶為主,其次是泥質褐陶。器形比第一期豐富很多,新出現了小平底罐、高柄豆、平底盤等,也出現了少量鳥頭形狀的勺柄。紋飾以粗繩紋和細繩紋為主,新出現了凸弦紋、附加堆紋、網紋等。石器包括斧、錛、鑿、杵和砍砸器,開始出現石壁和石紡車。

建築

房屋單間的平面通常呈長方形或方形,有些數間連接成組,有些房屋牆基內還另有小溝,小溝內再立木樁。

年代

距今約3990±80年,樹輪校正後為4390±130年,高精度校正後為公元前2471至公元前2209年。其他的一些主要數據有距今3525±170年等[3]。概括上距今約4800-4000年之間。

[編輯] 三星堆博物館

三星堆博物馆
三星堆博物館

三星堆博物館位於三星堆遺址的東北部,於1997年10月建成開放,全面展示三星堆文物。2000年,三星堆博物館被評為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

三星堆博物館包括一號展館和二號展館。二號展館包括序展廳、眾神之國(各種青銅器面具的展示)、千載蜀魂(三星堆的精髓文物的展示)、三星永耀(大事紀及三星之謎)四個部分。

[編輯] 三星堆遺址的歷史學價值

發現三星堆遺址對歷史學的重要意義有以下各點:

  1. 令人重新認識巴蜀文化。因為三星堆遺址的發現,與長期以來歷史學界對巴蜀文化的認識大相徑庭,有些地方甚至完全不同。例如歷史學界一向認為,與中原地區相比,古代巴蜀地區是一個相對封閉的地方,與中原文明沒有關聯或很少有交往。而三星堆遺址證明,它應是中國時期前後,甚至更早的一個重要的文化中心,並與中原文化有著一定的聯繫。
  2. 驗證了古代文獻中對古蜀國記載的真實性。
  3. 以前歷史學界認為,中華民族的發祥地是黃河流域,然後漸漸的傳播到全中國。而三星堆的發現將古蜀國的歷史推前到5000年前,證明了長江流域與黃河流域一樣同是中華民族的發祥地,證明了長江流域地區存在過不亞於黃河流域地區的古文明。
  4. 有觀點認為三星堆代表了古羌人彝人文化。

[編輯] 重要文物

金杖青銅立人像青銅神樹青銅縱目面具、玉邊璋、玉牙璋。

青銅獸面具、黃金面罩青銅太陽輪跪坐人像青銅人身形器青銅大鳥頭

[編輯] 千古之謎

三星堆遺址及出土文物,向學術界展示了一個全新的研究領域。許多重大學術問題,如同千古之謎。

來源於岷江上游的新石器文化,川東史前文化,山東龍山文化還是多種文化?

獨自產生發展?是周邊鄰國的影響?是外來因素(來源於西亞近東及南亞諸外國)?是交互影響及文化採借的產物?

三星堆青銅器有獨特的製造工藝,有的部位看似焊接上去的,而焊接工藝在遠古時代常識上被認為是不可能的

鬆散的軍事部落聯盟?附屬於中原王朝的地域性方國?還是相對獨立和統一的早期國家(古代王朝)?

祭祀坑?墓葬陪葬坑?火葬墓?厭勝掩埋坑?

[編輯] 相關條目

[編輯] 參考資料

  1. 林名鈞 《廣漢古代遺物之發現及其發掘》 1942年
  2. 朱活 談巴蜀秦半兩 四川文物 1990 1
  3. 四川省博物館、青川縣文化館 《青川出土更修田律木牘——四川青川縣戰國墓發掘簡報》 文物 1982 1

[編輯] 外部連結

維基共享資源中相關的多媒體資源:
  三星堆遺址是一個與文化相關的小作品。你可以透過編輯或修訂擴充其內容。
取自"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4%B8%89%E6%98%9F%E5%A0%86%E9%81%97%E5%9D%80&variant=zh-tw"
人类起源与进化系列: 人类起源 华夏和周边民族史 多峇湖火山毀滅性爆發改變了人類進化的歷程

巴中网站
http://www.boanson.net